中国起源地-中国起源地官方网站

追忆郝柏村先生

2020-4-27 20:05| 发布者: 起源地信息中心 |来自: 时报网

摘要:    前日(2020年3月30日),台湾国民党元老郝柏村,以102岁高龄在台北辞世。郝柏村先生一生经历传奇,作为堂堂正正中国人,未见两岸统一,实为憾事。先生辞世后,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郝柏村先生坚决反对“ ...

   
        前日(2020年3月30日),台湾国民党元老郝柏村,以102岁高龄在台北辞世。郝柏村先生一生经历传奇,作为堂堂正正中国人,未见两岸统一,实为憾事。先生辞世后,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郝柏村先生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敬重。斯人虽逝,风范长存。期待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喜欢国粹,热爱京剧艺术  
        23年前我曾在台北与先生几次见面,回忆起来,令人唏嘘。  
        1997年7月,我率大陆京剧梅花奖得主艺术团赴台湾演出,长达21天。作为团长,我曾与郝柏村先生四次晤面。尤以第四次晤面,对于郝柏村先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赤子心、爱国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此次赴台艺术团联合了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江苏京剧院、战友京剧团、大连京剧团的8位梅花奖获得者以及3名曾获全国京剧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的得主。其中包括赵葆秀、杨乃彭、李经文、邓沐玮、张幼麟、黄孝慈、辛宝达、李萍、胡小毛、张萍、李莉等京剧名家,形成了超强的阵容。
  台湾京剧爱好者对京剧的爱好,完全可以用得上“痴迷”二字。台湾有两大京剧团,平时演出座无虚席,但自从我们代表团要来台湾的消息见报后,两个团半年前就卖不出去票。大家都在等着看代表团的戏。因为台湾京剧爱好者始终认为大陆京剧是正根正溯,水平比台湾高出一大截。
  我们飞抵台北时,立即受到台湾各界人士和观众的热烈欢迎。鉴于当时李登辉的分裂活动,好像台湾人也没有把这次活动看成仅仅是一次演出。当艺术团下榻五星级的环亚大饭店时,一进大堂,文艺界新闻界人士及戏迷蜂拥而至。房卡还未拿,行李还未进房间,台北主办方即宣布艺术团与记者见面会开始。事先并没有说有记者会,艺术团的同仁并没有思想准备,也不适应这种记者突然就围上来的方式。但戏迷、记者把大堂挤得水泄不通”。记者会也只好开始了。
  “各位戏迷朋友、各位新闻界朋友”,作为团长我首先讲话,“以这种方式同大家见面,有点突然,但是非常亲切。我知道大家是冲着京剧而来,代表团也是为京剧为亲情而来。京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8位京剧梅花奖得主随团而行,相信演出中会成为大家的朋友。”我对国内京剧发展,艺术团构成,这次演出安排做了简要说明后,就把主要演员介绍给大家。末了,我说“大家可以向我们的艺术家提3个问题。他们凌晨出门,在香港转机,明天还有演出,到现在还未进房间,我们给他们一点休息时间好不好!”掌声未落,就有记者和戏迷争先恐后举手提问。场面极为热烈。3个问题哪里打得住,一拨一拨的举手,不断把这个临时见面会推向高潮。
  当晚电视和第二天台湾的《中国时报》、《中央日报》等大小报刊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代表团长寄语台湾观众,两岸共襄盛举,推动国剧繁荣”;“梅花奖得主纷纷亮相,潇洒回应戏迷提问”有的报道“艺术团阵容十分坚强,名角荟萃,文武兼长”。称艺术团的莅台演出是“台北京剧界的一大盛事”。传媒纷纷以“跨世纪的人才”、“钻石般的组合”、“顶尖高手”、“名角宝岛大会串”、“京剧迷有福了!”等等赞辞形容这一盛举。顿时使宝岛最高档次的“国立大剧院”的高达二千台币(约合人民币六百五十元)的门票成为抢手货。有的场次更是一票难求,黑市票炒到五千台币以上。
  演出在台北“国立大剧院”举行。台湾人来看戏像过节和出席重要社交活动一样郑重其事。炎夏的台北,室外温度达到摄氏39度。但来看戏的观众,男士都穿西装,女士则着礼服。台北有200多个“票房”(爱好者俱乐部或小型剧社),几乎每个票房都买了套票。21天的演出,下午2点一场,晚上8点一场,场场不拉。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孙运璇;台湾前“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台湾“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李炎等社会名流,都是京剧迷,都多次莅临观看,有的几乎场场不拉。
  收到组委会请柬的贵宾,都希望开演前,在贵宾室能得到团长的会见;每场演出结束后,如醉如痴的观众们集结在后台希望见到主要演员,能够合影或得到艺术家签名留念。
  我在贵宾室一天两场会见、握手、寒暄、交谈、合影,然后还要陪同看戏,一天下来,亦是很辛苦。但是同郝柏村、孙运璇、辜振甫、李炎这些人谈中国文化,谈京剧,谈大陆风情时,还是很亲切,很轻松。
  郝柏村先生时年77岁。给人第一印象是步履稳健,满面红光,好像脸上都看不到皱纹。虽然有一点重听﹐但讲话声如洪钟、思路清晰。历史上重要的人名、地名、日期,随口而出,显见身心皆很健康。
  有一次,我同郝柏村先生聊起历史来。怕他尴尬,我并未谈解放战争,而谈抗日战争。我知道他抗战中多有贡献,还随孙立人将军参加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寇鏖战。后来不知怎么谈到1958年“8.23”金门炮战。旁边的一位团员不太了解当时的情况,问当时金门的头儿是谁呀?他听后,对着我哈哈大笑说:“就是兄弟我啊!你们共军的大炮未少挨。当时我是九师师长,胡琏长官是司令。”我见他不介意这个话题,遂说,解放军的炮弹很厉害吧,停在料罗湾里的美国军舰都溜跑了。他说死了一些将士,但有防空洞,伤亡也不是很多。后来共军打炮是例行公事。
  代表团在台北演出的最后一天,在台北国立大剧院贵宾厅,我照例会见各界贵宾。因第二天就要离开台湾,这是在台最后一场演出。各界戏迷十分珍重,纷纷合影、留联络地址。郝柏村的幕僚来到我身边说,今晚演出后,郝柏村先生欲请全体演职员宵夜。我告之,感谢郝柏村先生美意。惟今晚应台北各界票友强烈要求,要演出全本《梁祝》。因加了在大陆很久都不演的“大祭塔”一节,演下来要4个多小时。可能要到12:30才结束。加之明天要结束在台湾演出,赶赴澳门。剧组要连夜拆台装车,至少也要搞到两三点。恐怕没有吃饭的时间了。开演前幕僚陪郝柏村先生走过来,一再诚意相邀,并说他们那边可派人来帮助拆卸舞台道具。郝柏村先生其言也诚。我遂答,恭敬不如从命。
  来帮助卸台的小伙子手脚麻利,在剧团工作人员指挥下,卸装很顺利。凌晨一点多钟,我们即来到聚会酒楼。及得入厅,放眼望去,很是感动,郝柏村携二十来位“国军”将领一字排在厅内迎候,气氛极为热烈。赴宴将领多为大陆省籍。真是很神奇,不用介绍,同省籍的两岸同乡,很快聊到一块了。两岸的老乡聊的不亦热乎。聊京剧,聊家乡,聊家乡的美食,连家乡的土话都蹦出来了。彼时的两岸来往还很困难,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就很不得人心。酒过一巡,就有人站起来朗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引来众人阵阵掌声。这是台湾民众不满李登辉的鸵鸟政策,给他准备的回敬诗。
  几个小菜,几杯“金门高粱”下肚,郝柏村对我说:“团长,我可以同贵团的角儿,共唱一段献丑吗?”
  我马上回答:“素知先生唱功造诣很深。不知先生要唱哪一段?”“三国戏《失空斩》。”我马上请天津京剧院一个“腕儿”陪他。
  琴板一响,随着郝柏村先生一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满场叫好声此起彼伏。郝柏村先生还真是唱功扎实,声音洪亮,有板有眼,不断赢得阵阵掌声。
  “院长”带头,不断有客人踊跃亮相。其中一位将领是花脸爱好者,点名要同“老旦状元”赵葆秀唱包公戏《赤桑镇》中的片段。那赵葆秀,唱功真是了得,这“嫂娘”一张嘴,用“声震寰宇”这词儿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金嗓子也不知是怎么练就的。全场为之惊呆,马上报之以连连叫好声。这位将军过完了戏瘾,同我说:“赵先生梅花奖得主真不是枉名,我能同赵先生飙戏,此生愿望足矣”。他又表情夸张地小声对我讲,“明天我同票友有吹牛的资本了!”
  席间,我曾问郝柏村先生:“我来台后,听说过有人要把‘歌仔戏’作为‘国戏’,不知先生如何看?”“这是不可能的”郝柏村先生马上严肃地回答,“‘歌仔戏’作为流传闽南、台湾的地方戏,是很不错的。我也听过。但是,台湾的国戏是京剧,只能是京剧。大陆的国戏是京剧,台湾国戏也是京剧!”
   先生对于京剧的热爱溢于言表。我想,先生对于京剧的热爱,还不仅是艺术层面的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京剧还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不管天南地北,不管哪个大洋大洲,胡琴一起,竹板一响,那优美、悠扬的唱腔,覆盖空间的魅力,世界可曾再有同类?
   京剧,是我们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这个充满两岸一家亲的临时联欢,一直进行到凌晨四点多,天已熹微发亮。
  这其实是一场传统文化联欢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掉线、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底气所在。
  临分手时,我同郝伯村先生握着手道别,我说:“希望能在大陆相见!”“大陆见!”先生用极为肯定的口气说。 热爱祖国,反对台独。郝柏村先生在台湾凡70余年。以百岁高龄谢世,我想,先生唯一遗憾,应为“但悲不见九州同”吧。
  郝柏村之子郝龙斌办公室,也在郝柏村先生去世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郝柏村一生出将入相、报效国家,可简化为“出生入死、奉献一生”八个字作为表述。郝龙斌还说,他走的时候也特别告诉我们,没有任何遗憾,一辈子就在整军备战,可是他最怕的就是战争爆发。
  对于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最终达致和平统一为己任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郝柏村,被台湾舆论称为“反独大将”的郝柏村,郝龙斌的表达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久前,郝龙斌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出言莽撞。竟声称不惜断掉两岸三通,引起轩然大波。随后郝龙斌突然改变态度,反复强调坚定反“台独”,并称这是家训,不可违背。是什么让郝龙斌这么快的就改了口?
  郝龙斌是郝柏村的长子,曾任台北市长、国民党副主席。据我的朋友、资深台海问题专家王义伟分析,这一定是弥留之际的郝柏村给儿子耳提面命上了辅导课,使郝龙斌幡然醒悟。郝龙斌是孝子,他站不稳反“台独”立场,无脸家祭啊。
  王义伟先生认为,郝柏村将军留下的最后一个闪光点,是教子有方。
  郝柏村先生是苏北盐城人。1919年8月8日出生。1935年,16岁的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学高中部。因家境不十分宽裕,他便放弃了念高中的打算,来到南京,报考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的黄埔军校。经初试和复试,郝柏村被录取为军校第12期新生。尚未毕业,因抗日事紧,他们提前离校分到部队。黄埔12期,比起一期的杜聿明、陈赓,四期的林彪这些学长,是后辈了。但也是名校出身。黄埔人热爱祖国,统一中华的光荣传统是代代相传的。
  郝柏村先生曾任台军“参谋总长”、台“国防部长”、台“行政院长”、国民党副主席,堪称横跨台湾党、政、军界第一人。
  郝柏村因坚决反对所谓“两国论”,被台湾舆论誉为“反独大将”。担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期间,郝柏村批准成立了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为大陆与台湾开辟“三通”,建立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管道。
  李登辉任命郝柏村为“行政院长”,是乘机解除他的军权。陈水扁上台后,郝柏村先生要求陈水扁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因而遭到陈水扁的忌恨。1993年1月30日,台湾“国民代表大会”在台北阳明山举行闭幕典礼时,郝柏村遭民进党围攻,他不畏所惧,振臂高呼“消灭台独”,随后宣布辞去“行政院长”。
  2018年“中华民族抗战历史教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上,郝柏村提到“台独”时表示,“台独”不会成功,两岸出路唯有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达致和平统一。行伍一生的标准军人郝柏村先生,实际是一儒将。他对文化台独十分敏感和警惕。2012年2月21日,郝柏村投书台湾《联合报》,他指出,“欲亡人国者,必先亡其史。”批判台湾教科书的“去中国化”。批判任何暗示“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中华民国不是中国”,“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做法。他强调,提及大陆地区时,不应简称“中国”,应改称中国大陆、大陆。另在涉及政治层面与国际关系时,应避免以“台湾”来取代“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此外,不应该提及“台湾地位未定论”,凡提及台湾地位时,应明确说明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并阐明此事实从1945年起国际间无任何异议。 心系郝家村,情在大中国
  郝柏村先生1999后,曾六次访问大陆。
  我们在台湾演出一年半后的1999年4月3日,郝柏村先生偕夫人郭婉华,率儿子郝龙斌、郝海婴及孙女郝汉祥一行12人搭乘华航班机离开台北,经香港转港龙KA810班机抵达南京,开始了他阔别家乡61年以来的首次返乡祭祖扫墓之行。
  这次返乡在香港转机时,有人还在香港机场制造了一起“抗议”闹剧。但郝柏村先生关于“我是中国人”的申明,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一时广为流传。当时郝柏村先生对抗议他的一些台湾人说:
  “我一生一世,就是个中国人。我和‘李大总统’(指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不同,他在‘先总统’(指李登辉前任蒋经国)面前说自己是中国人,如今不说了。我过去说,现在说,将来直到我死,我仍然说,我就是个中国人!我生在中国盐都,学在中国南京,长在中国湘、桂之间,服役在中国台湾省,我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祖国,我不愿意到死的时候,却躺在另一个所谓国家的土地上!”
  郝先生这一番表白,多么豪迈,多么痛快淋漓,多么本色本尊,多么憾人心灵!
  郝柏村第一次来大陆,是个标志性事件。两岸媒体争相报道。那时我在甘肃出差。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四月的河西走廊,从张掖、武威道敦煌、嘉峪关,柳条泛绿,也已是春风拂面了。我当时得知这个消息,衷心为先生61年后终能回到故乡而高兴。
  郝柏村先生是一个中国情结浓厚,家乡情结甚重的人。他给家乡郝氏宗祠的题词是“不忘根本,中华之光”。
  郝柏村先生回到村里,浓浓的家乡口音,让村里的乡亲听着很亲切。郝柏村每次回来,当地乡亲几乎都是全村出动迎接,还陪同郝柏村去祭拜其父母,陪着瞻仰故居、拜谒宗祠。郝柏村先生同乡亲在一起,几乎是从头笑到最后。心情愉悦舒畅溢于言表。先生在村里,除了问长问短,关心乡亲,他还特别喜欢问村里老人“您是哪一世的?”。按照族谱,郝柏村先生辈分较高,是18世。而村里大多的郝姓村民都已经是25、26世了。”
  第一次回乡时,郝柏村先生亲自写了一幅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一句一句地向大家解释,并感慨地说“这首诗写的就是我呀!我离家70多年了,现在家乡的人都不认识我了。”
  乡亲们特意给他准备了非常地道的地方小吃,盐城“六大碗”。先生品尝到家乡土菜后赞不绝口,连声说,就是这个味道,是家乡的味道。他还多次提到自己小时候喜欢吃的地方特色小吃,如“烧饼油条”“油端子”“肉鸡灵子”等等。
  在家乡“月是故乡明”晚会上,有感于家乡的亲情,他激动地主动走上舞台演唱了一段京剧《空城计》选段。虽已是93岁的高龄,依然是字正腔圆,中气十足。
  郝柏村先生先后六次来大陆,每次活动内容都很丰富,有祭祖、拜亲、扫墓;有游览、观光、寻旧;有参观、考察、学习;有学术研讨畅论国家统一;有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听京剧;有携一众退役将领在广西参加两岸退役将军高尔夫友谊赛。球赛期间佳话连连。台湾将军说,过去我们打仗,现在打球。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要和平,两岸终会统一。两岸高尔夫友谊赛,我曾应钱树根上将邀请,在广州参加过一届。身感两岸一家亲之氛围。
  郝伯村先生首访北京,是2009年8月7日的私人之旅。先生出席了中国画大师黄君璧作品回顾展。他是应黄君璧幼女黄湘詅之邀来北京,6日下午赴恭王府参观,晚上在恭王府大戏楼观赏黄湘詅为他安排的京剧演出。郝柏村与黄湘詅是“忘年之交”,黄湘詅过去曾与先生在台湾一起演出过《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梅派戏,看来先生戏路还是挺宽的。
  郝柏村先生访问扬州、盐城时。看到瘦西湖的美景,高兴地吟咏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并由衷道出其心声:“踏进扬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扬州变化太快了,真可谓一天一个样!”
  2005年9月3日,郝柏村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获颁纪念章。
  他每到一地必参观抗战纪念馆。2014年7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变”爆发地卢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媒体专访时还清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谈到“台独”时,郝柏村表示,“台独”不会成功,两岸出路唯有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达致和平统一。“所以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让台湾人认识到‘台独’的害处。”
  祖国的统一,是郝柏村先生生前的愿望,是中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我们翘首祈盼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早日到来,以告慰郝柏村等无数生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中华儿女。


程  路(2020年4月1日 三亚) 

作者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九届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程路


编辑  唐磊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10-62575309;189111239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