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起源地-中国起源地官方网站

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常祥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融入时代

2021-6-2 14:16| 发布者: 起源地信息中心

摘要: 2011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今天是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时间真快,10年前的今天,我上午在海淀上地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大 ...

2011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今天是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

时间真快,10年前的今天,我上午在海淀上地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大数据工作基地参加审定民间文学数据库专家分析会,午饭后赶往二环路的文化部九层会议室,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的座谈会。那一天集聚了文化部当时的文化部领导,有关部委领导,和文化部有关司局的领导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专家委员。那一天会议通知的匆忙,有些外地的人没有赶过来,在京专家悉数到场。因为我从海淀五环以外赶来,进入四环路后非常拥堵,紧赶慢赶进入会场还是晚了几分钟,我和诸位专家发表了由衷的感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一场及时雨,灌溉非遗花”。这个座谈会,新华社发表了通讯稿和整个会议现场的照片,就在我晚来的几分钟之内,摄影家已经按了快门,并且急于发稿离开了现场,报纸出来之后照片清清楚楚,常祥霖位置很醒目却是只见桌牌位并未见真人。此事让我懊恼了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对北京的交通的拥堵实在是欲哭无泪。


国家非遗保护立法已经10年,我幸运地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具体工作,对非遗保护理念的学习掌握,对非遗保护的推广与宣传我都是自觉的积极的投入其中,坚持原则,恪守法规,深入田野,调查研究,可以说在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尽心尽力,无愧于执守,当然其中发生了组织领导等各方面的变化,我自认为能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断加强对非遗保护的科学性的学习思考,不断提高着对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辨识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融入时代生活,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即使是老资格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适应新的情况!

作者:

常祥霖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编辑 唐磊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10-62575309;189111239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