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顾名思义解释在瓷器上雕刻,这一工艺手法听上去就非常有技术含量,确实刻瓷这门手艺要先在瓷器上用墨勾描、绘画,然后一句瓷器上的墨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刻划、这一传统技艺手法有凿镌法、钩嵌法、复勾法和刮刀法,将瓷器表面上的瓷釉层被剥去,古时称这道工序为“剥玉”,“剥玉”后露出瓷胎各种形象和图案显现出来,之后上墨填色,近现代形成刻瓷加彩,使得刻瓷作品更加光鲜亮丽。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目前已被录入非文化遗产名录中。 真正的刻瓷(在瓷釉上雕刻)是从清初开始的。据记载,清初,在民间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等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且栩栩如生。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 在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 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宽城县,碾子峪镇人吴振雨继承了这一民间工艺。2014年作品《毛泽东》《周恩来》肖像刻瓷等,被县文化馆收藏。 满族刻瓷是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好的素色瓷器表面进行雕刻的,满族传统手工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满族刻瓷艺术集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为一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诗文,山水,花鸟,人物……凡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一不可“绣”于瓷器之上。 传承人吴振雨,主要以刻瓷收藏欣赏类为主,分为白描刻法与写实派影雕刻法。 白描刻法就是在烧好的,白色胎釉瓷器上,用直刀刻出图案的线条,以点成线,以点成面。线条与面的深浅,靠的就是手上的锤子的力度和刀尖与瓷器的虚实,然后着色,颜色的深浅如达不到原图的效果,则还要进行敲打,着色,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原图效果。 写实派影雕法与素描画法成正比,素描是用炭笔在白纸上添色,做的是加法。而写实派影雕法,则是用刻刀,在烧好的一毫米厚的瓷釉上剥釉,一刀一刀,一层一层往下刻,做的是减法。直到露出白胎,达到原图效果。目前传承人吴振雨,雕刻的人物肖像技艺,己能在一毫米的瓷釉上,雕刻出八层,使人物的脸部表情,更加细腻逼真,立体感极强。把动物的毛发,在瓷器上拉出丝状,使其更有层次感。写实派影雕法,在一件瓷器上既有浮雕,又有阴刻,还具有光感,可以说是集多种刻法为一体的满族传统手工技艺。 满族刻瓷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域一种独特的手工绝技。它是以瓷为“纸”刀代“笔”在素色瓷器上镂,凿,划出各种图形,图案的一种手工技艺。其点细腻生动,层次丰富,传神感人;其线断断续续,刀行意连,含蓄苍劲;其面斑斑驳驳,变化万千,气势不凡。 这一幅幅工艺 精良、美观、大气的 刻瓷作品 既是艺术收藏佳作 又是馈赠亲朋的珍品 企业名称:宽城满族自治县 德瓷轩工艺品店 企业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尚品台湖9号楼730 负责人:吴振雨 联系方式: 13932436885 |